大卫芬奇导演电影下载 https://www.pinlingzui.com/2220.html 54年前,大学毕业之际,一位学儿科的北京姑娘做出了选择,,她来到陕北佳县,扎根黄土高原,一干,就到了今天…… “你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”老师叮嘱的话,她记了一辈子。 她,叫路生梅。当时佳县的条件十分恶劣,缺医少药,一次她来到一位产妇家中,刚进门就发现老婆婆正要用黑乎乎的家用剪刀,剪新生儿脐带。她几乎是冲过去抢下剪刀,边消毒边解释,剪刀不干净,破伤风杆菌可能危及孩子生命。 一个风雪交加的早晨,出诊的崎岖山路上结满了冰,她的塑料底棉鞋成了“溜冰鞋”,摔了40多跤才赶到患者家中。娃娃病很重,家人像看到救星一样嚎啕大哭,她于是在窑洞住下来,直到病人完全好转。 “我决定要留在佳县,这里需要我” 路生梅许下诺言—— “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” 当地群众带着孩子来家里找路生梅看病。(人民网记者 吴超 摄) 为了让婴儿们尽可能地少夭折,更专业更有效地救治更多患儿,她东奔西跑、四处筹资,将小儿科独立分离出来,还争取科室护士分批进修学习。 她只开便宜的药、管用的药、适量的药“一定要让老百姓少花钱治好病”。年轻的同事发现,有些药的包装是100粒,路医生会开出十粒甚至几粒的药方,病人也能省下一笔开销。 在佳县店镇贺家沟村农家窑洞里,路生梅跪坐在土坑上为瘫痪不起的66岁村民乔爱芬义诊。(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) 从医以来,她多次放弃返京和去大城市的机会。1999年,退休的她婉拒了高薪聘请,选择继续留在佳县。除了定期到医院义诊,很多人还来她住的窑洞看病,不论白天黑夜,休息与否,患者随时可能来找,她便放下饭碗、放弃睡觉认真诊治。 有人粗略估算,仅退休后的20年里,她义诊的患者就超过10万人次。 路生梅在佳县家里为患儿义诊。(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) 在网友眼中,她是“最美医生”、“全国三八红旗手”、“最美巾帼奋斗者”。 有数不清的荣誉称号,在几代佳县人眼里,她是小路、路姐、路姨、路奶奶。走在大街上,常有人拦住她寒暄。 2018年底,“50年之诺”完成,她选择了“超期服役”,还向自己做出新的承诺:“生命不息,服务不止”。 志愿服务、公益活动、抗击疫情,也都有她的身影…… 2020年1月29日 ,路生梅在抗疫请战书上写下:“不要嫌我老,我愿把生命留给患者,留给年轻的同行们。” 医者仁心,矢志不渝 两句承诺,终身践行 谢谢您,路医生 愿您健康长寿!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