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工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用金银币看热剧《梦华录》戏外的故事

2022-06-24| 发布者: 精工网| 查看: 144| 评论: 3|来源:互联网

摘要: 最近,一部古装剧《梦华录》的热播,引发了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。除了被剧中的人物、景画和剧情吸引...
微信如何充值

最近,一部古装剧《梦华录》的热播,引发了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。除了被剧中的人物、景画和剧情吸引外,故事背景北宋时期繁华的商业气息与浓厚的生活气息更引人入胜。

北宋有书名《东京梦华录》,是一本回忆北宋美好生活回忆的书。北宋时期的“东京”(也称汴京),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。公元960年,赵匡胤建立宋朝,史称北宋,建都东京,置开封府领17县。

北宋时期,开封富丽甲天下,繁荣兴旺达到鼎盛,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也是当时世界性的大都会之一。传世名画《清明上河图》描绘的就是北宋都城汴京(今开封)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,展现了北宋当时城市经济情况和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,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。这样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以6枚银币组合相连的形式呈现出来。

银币上的画面由城郊沿汴河逐渐向城内铺展,画面也逐渐繁荣热闹起来。

汴河是北宋时的漕运枢纽,商业交通要道,画面上河里船只往来,首尾相接,有的船满载货物,逆流而上,有的船靠岸停泊。横跨汴河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,形式优美,宛如飞虹,故名虹桥。桥上车马来往如梭,商贩密集,行人熙攘。桥下一艘漕船正放倒桅杆欲穿过桥孔,艄工们的紧张工作吸引了许多群众围观。

沿河而行,便见汴京城内的茶肆酒楼、作坊店铺、民宅、官府衙门,屋宇错落。

街上行人摩肩接踵,有乡绅、官吏、仆役、贩夫、走卒、车轿夫、作坊工人、说书艺人、理发匠、算命相师、行脚僧人、顽皮儿童等,他们身份不同,衣冠各异,同在街上,忙闲不一。

街上车水马龙,川流不息,汴京城街市的繁荣景象一览无余。

站在高大的城门楼——东角子门,眺望整个开封城,恍如隔世几多梦。

北宋时期共历九位皇帝,《清明上河图》的作者张择端在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,擅长绘舟车、市肆、桥梁、街道、城郭。宋徽宗一生钟情于画,对宋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他自创的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“瘦金体”。

2011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银币

背面图案中有北宋徽宗时期钱币大观通宝

不过,北宋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是在宋仁宗时期,当时社会长期和平,经济得到迅速增长,纸币的原型“交子”就在这时期出现的。

而说到开封的繁华稳定,不得不提到北宋名臣——包拯。包拯生活在宋仁宗时期,他平生整治吏治、注重生产、巩固国防、举贤任能、为民请命,颇有政绩,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,杰出的清官代表。《包青天》《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》......这些后世演绎的经典作品家喻户晓,经久流传。

中国京剧脸谱彩色金银纪念币(第1组)

1/4盎司金币(包拯京剧脸谱)

盛世太平,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上,精神生活也十分富足。北宋文坛人才济济,其中这两位登上了贵金属纪念币,一位是大文豪苏东坡,一位是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称的李清照。

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的苏轼历经了四朝皇帝,一生跌宕起伏。他在诗、词、文、书、画等方面的业务能力,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“千古风流人物”。“卧闻海棠花,泥污燕支雪”,苏轼也有过人生低谷,心如死灰;但每当他在面对人生的风雨时,总有着超然无畏的情怀,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。

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(第5组)

22克银币(苏轼)

李清照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在汴京,优雅的生活环境,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,激发了她的创作热情,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《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》:“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。知否,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。”时至今日,同样以北宋为时代背景的电视剧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仍为人津津乐道。

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(第5组)

22克银币(李清照)

回归到前文,大火电视剧《梦华录》近日因海报字疑似错字问题登上热搜。有网友指出“录”字写法恐有问题。

据《咬文嚼字》主编表示:“因为书法艺术本身需要创造性,有些字是可以做一些变形处理的,不能轻易判错。就像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字,很多都是源于古人书法时的异体字。当然,书法上的异体字也需要合乎书法字典上的传承。”

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,就以楷书为例,2021年发行的中国书法艺术(楷书)金银币选取了柳公权《神策军碑》、颜真卿《颜勤礼碑》、欧阳询《九成宫醴泉铭》等名家作品。

无独有偶,《神策军碑》宋拓孤本据传最早就是被李清照夫妇所藏,记载在《金石录》里面。于是,笔者尝试在其中找找有没有“录”字。《神策军碑》里有一句:“行庆颁赏,宥罪录功”,不过拓本较难看清。所幸在《九成宫醴泉铭》里找到了一句:“有遗典策,敢陈实录”,这回拓本清晰多了。

(左)《神策军碑》拓本局部(图源网络)

(右)《九成宫醴泉铭》拓本局部(图源网络)

宋朝那些事儿可讲的太多,以上仅以集币爱好者的身份,通过金银币串联与大家分享,欢迎批评指正。(中国金币)

文 | 阳光瓶子,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

热点新闻内容参考《新民晚报》,文物介绍素材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官网

责任编辑:张靖笛



分享至:
| 收藏
收藏 分享 邀请

最新评论(0)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精工网  

GMT+8, 2019-1-6 20:25 , Processed in 0.100947 second(s), 11 queries .

Powered by 精工网 X1.0

© 2015-2020 精工网 版权所有

微信扫一扫